社区 发现 跨境电商故事 鸭马逊漂流记--碎碎念-时隔两年创业后的...
鸭马逊漂流记--碎碎念-时隔两年创业后的思考
开这个贴呢是看到了五色仙人很用心的干货帖子 5K字讲解单人模式亚马逊创业:精铺模式下的生存法则与盈利密码
本来是想直接帖下回复的,但是字数有点多就单开一帖分享下我这些年打工和创业中的一点思考。
AKA,鸭鸭最早是从大厂出来的成体系培训的多电商平台运营,巅峰时期大概同时在做十几个平台包含独立站.在线产品链接大概2000 . 所以呢,在论坛上一直是个理论型选手,这几年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经过实践后有了一些思考给大家分享下,意在抛砖引玉请各位高朋不吝指教.
“对于一个运营或是创业者,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什么.”
1. 我们是干什么的.
2. 我们怎么赚钱.
3.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依稀记得是在2023年的九月,我经手的大概第三十位个人练习生(大学应届生)在工作闲暇问了我一个问题,她问我,我们这个跨境跨境电商是干什么的呢,做跨境电商就是做亚马逊么.
在见过那么多个人练习生后,这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我想了良久,说了我从业以来最大的一句实话
“我们就是摆地摊卖货的,骑着我们自己的三轮车,拉着各种渠道进的货,到处找地方摆摊卖罢了,之所以在亚马逊这摆,纯粹是因为这里是个夜市,交了租金能让你摆,来这里的人多,也都是来买东西的”
“我们所谓的运营,就是经验丰富的摊贩,知道啥样的货好卖,哪里进货便宜,哪里摆摊人多,该怎么吆喝能卖的出去货“
她被我逗笑了,当然,我也笑了.
这也是我的回答: 做跨境就是摆摊卖货,核心是 我们卖什么,去哪里卖,怎么卖能卖的更多.

摘下来名为跨境电商的孔乙己长衫,做这行的档次一下就Low了下来.
但是“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既然是卖货,这行本质上就逃不脱市场营销的影响,市场营销中有很多理论诸如4P,4C,STP,AIDA,感兴趣的同志自行去AI学习
我私下将市场营销理论代入了电商市场,以下是5P理论. 排序代表重要性.
1. Product 产品
产品永远是卖货的核心问题,这一点也是老生常谈了,相信大家在知无里逛逛能发现大部分的问题都还是集中在产品开发上.
怎么去选择产品有很多大佬的文章值得一读,我这里也不想花费太大的篇幅去重复谈一些公式化的内容,我想讲讲我对产品和产品开发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好的产品固然能在各种销售数据下找到,但更多的是我们卖货的人,发自内心觉得好看,觉得有趣的产品.
只有真正存在价值,使人产生购买兴趣的,是值得选择和长期发展的产品.我这里举个长期关注并现实存在的例子.
https://www.amazon.com/Assembly-Completed-3D-Printed-Black/dp/B0D6VH66XT
https://www.amazon.com/Assembly-Completed-Printed-Collectors-Decorations/dp/B0DDKGQCP7
T13 动作人偶这款产品在最开始是3D打印兴趣网站开源的3D打印人偶,最早线上仅存在素体模型,
在市场不断地扩展中,开始增加配件,颜色,到最后的Cos动漫的DIY扩展有了现在各式好玩好看的商品样式.
人偶本身的打印质量也在发展中逐渐提升,从最开始的高瑕疵率的自拼装劣质塑料配件到现在一体式的发货包装.
这个产品从一开始吸引我的点就在于其模型拼装属性,我也切实的购买过各类样品和阿里巴巴上的各供应商样品.
好玩是这个产品的核心,拿到手之后我玩的很开心,在这个产品也确实的走上了上升的市场.
只是可惜当时资金链紧张外加病痛缠身,并没有把这一款产品继续做下去.

https://item.rakuten.co.jp/kougalog/bone03/
最近也发现了一款比较好玩的产品,查了下是日本新泻县的外观专利.在这个产品的基础上做私模定制也许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但是面临外观专利风险还是放弃了,产品在乐天有售,做TK和独立站的同志如果有兴趣可以评估风险后考虑下.

以上,是我对产品的看法以及产品开发的示例,我的驱动方向还是先以好玩有吸引力为主,而后再评估风险以及利润核算.
2. Price 价格
价格这一块其实包含了销售过程中的所有价格相关,例如我们产品利润测算中的所有成本构成,采购成本,头程运费,尾程运费,广告成本,退货成本,人工成本,库存成本等等. 自己单干时候,房租水电 自己的工资最好也算进人工成本里.
摆摊嘛,你亏着干,用爱发电至少在道理上来说永远是不对的.个人认为,只有在刨除这些成本之后还有利润,哪怕是微薄的利润,才是健康的模式和成功的前提. 这点希望那些慈善家们耗子尾汁.
3. Promotion 推广促销
在推广促销这一块,我想讨论一下这个选择的本质,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叫卖方式,核心依然是流量,点击,转化.
站内付费广告,各类秒杀,各类站外Deals,第一步永远是提高产品被看到的流量,评判各类手段是否有效的第一要素便是观察流量是否有巨大提升,没有获得流量的各类推广选择在我看来一定是失败的警钟. 想象一下画面,你选定地点后花费大量精力布置的的小摊上商品琳琅满目,布置也精致好看,但是站在了一个几乎无人的巷口,路上走着急匆匆的过客,想必背后也定是一凉.
在获得流量提升后,就是吸引顾客驻足小摊前看产品的问题了,换言之,你该使出你的狠货来了“全体目光向我看齐”

亦或是“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琢磨怎么整活吸引抓住顾客眼球和兴趣. 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基本体现在“顾客看到的巨大折扣”“一眼看下去能不能明白是啥产品”以及“是否存在购买需求”
到这一步,其实就进入最后的转化阶段了,或者说是实质上的让利阶段.
我们无法如真实摆摊时那样巧舌如簧,拉扯砍价,只能通过产品本身,李思婷和折后实际价格影响顾客.
作为一个顾客,能驱使我去花钱的理由也就那么几个了:“这东西挺有意思,搞一个试一下”“东西看上去还行也用得上,搞一个不亏”“确实便宜啊也不知道哪里搞来的,赶紧薅点羊毛”“翻了翻买家秀,集美们都推荐哎,种草了,绝绝子”
话糙理不糙,对应哪些模块,同志自己思量吧.
4. Place 渠道
到渠道这一块了,上面我有一个形容:“纯粹是因为这里是个夜市,交了租金能让你摆,来这里的人多,也都是来买东西的”,这就是我对所有购物平台的看法. 怎么去选择渠道也基于这个逻辑:1.哪里人多. 2.哪里租金便宜. 3.哪里卖相同产品的同行少.
有能力能整狠活的,就去自己摆摊了(独立站). 或者你是歪嘴龙王,你开“分店”全都要. (全平台零售)

5. People 人员
人员这里主要分两块,一块是摊主(店员),一块是顾客.
摊主(店员):你得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自知之明)做好自我管理(人员管理),有向上通道(不断学习).
顾客:换位思考研究你的顾客,谁是你的顾客(用户人群画像),顾客在意什么(客诉反馈),顾客还想要什么(产品迭代升级)
大致粗鄙的讲了下5P,望不吝指正.
那么进入第二个问题
我们摆摊怎么挣钱呢:无外乎
1.薄利多销 低价刚需商品 -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看收入二百五” - 铺货模式
2.低进高出 低成本高溢价商品 - “帅哥给你女朋友买束花吧” - 精品模式
3.空手套白狼 无本擦边产品 - “一卦知天命,三言解心结. 套圈咯套圈咯. 少年来解个象棋残局吧”- 黑五类
4.劳动服务 DIY 定制产品 - “美女手这么好看来做个指甲吧” - 定制直邮
这里涉及到我是怎么爆客户金币的了,就不展开细说了. 大致给个分类就扯过了吧.
未来在哪呢,眼看着美国也步入了是兄弟就来砍我的Temu特色.老老实实做淘宝(Amazon)就像原始人打三体人.
未来在我看来正好也是三体.(大人,时代变了)---出自米夏尔·亨特《Ein new Kůnstliches Fechtbuch im Rappier》

社交电商:Temu用“砍一刀”攻陷美国下沉市场
直播带货:SHEIN美国直播间GMV增长500%
DTC 2.0:Anker从亚马逊品牌转向独立站+线下体验店
流量: 依赖平台广告 → 私域+网红矩阵(TikTok粉丝反哺独立站)
供应链: 中国直发 → 海外仓+转口生产(SHEIN土耳其工厂 越南 墨西哥转口工厂)
支付: PayPal/信用卡 → 本地电子钱包
大致就讲这些吧,码字好辛苦(´-﹏-`;)
12 个回复
QWEQEW - 1
赞同来自: vipxpf 、 发疯日记 、 胖福他爹 、 zhtty1999 、 Sophielee 、 吹枫林二路的风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