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干货分享:最适合亚马逊小卖的选品策略
干货分享:最适合亚马逊小卖的选品策略
过去可能三年才需要进行一次产品更新换代,而现在可能每年都要面对这种压力。
这样的环境下,小卖选什么样的产品才更容易在亚马逊生存下来呢?
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喜勿喷,抱拳了哈。
在谈到小卖适合做什么产品这个问题时,有两个概念始终是绕不过去的:
长尾产品
长尾产品是指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但品种数目庞大,当这些冷门产品聚合起来时,却能形成一个可与热销产品相匹敌的大市场。这类产品通常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精准需求,可能是目前群体自己有这个需求但尚未意识到具体对标实物的产品,也可能是供应商有能力生产但由 于不了解用户需求而尚未实现的产品。
长尾产品在网络经济中尤为显著,因为互联网提供了无限延伸的虚拟货架,使得这些小众产品能够被更多潜在消费者发现。
利基产品
利基产品(Niche Product)这一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在深度探索Amazon和Ebay等网络经济现象后提出。它指的是在特定群体中具有潜在价值,但因流通瓶颈受限而被市场忽视或低估的产品或服务。
这类产品通常能够满足某一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尽管其市场规模可能相对较小,但往往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长尾产品和利基产品在网络经济和电商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共同点:
目标市场细分:长尾产品和利基产品都不是针对大众市场,而是将市场进行细分后,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细分领域。例如,在户外运动装备市场中,专门针对徒步旅行的背包是利基产品,
而针对特定徒步路线或特定地理环境的小众徒步背包则属于长尾产品,它们都将市场细分到了徒步这一细分领域。
满足特定需求:无论是长尾产品还是利基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定需求。比如,专业的电竞鼠标垫是利基产品,满足电竞玩家对于精准操作的需求;
而带有某小众游戏角色图案的电竞鼠标垫则属于长尾产品,满足该游戏的粉丝玩家的个性化需求。
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它们都聚焦于细分市场,相比大众市场上的热门产品,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以文具市场为例,普通的笔记本是大众产品,竞争激烈;而专门为左手书写者设计的笔记本是利基产品,而印有某小众动漫图案且为左手书写者设计的笔记本则是长尾产品,它们在各自细分领域内的竞争程度小于普通笔记本市场。
区别:
市场需求规模:利基产品针对的细分市场通常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需求。比如,专门为跑步爱好者设计的专业跑鞋,跑步爱好者群体数量较多,对专业跑鞋有持续稳定的需求。
长尾产品对应的细分市场需求规模较小且分散。例如,为特定小众运动(如冰上曲棍球轮滑)设计的专用护具,从事该运动的人群较少,需求也较为分散。
产品特性:长尾产品往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涵盖了从热门到冷门的广泛范围。这些产品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设计、价格等特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利基产品则更加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卖点或功能,能够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精准需求。
这些产品可能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但同时也需要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阶段性结论:
- 长尾产品与利基产品都是适合小卖的选品方向。
- 二者不是互斥的概念,而是有个先后顺序。
- 小麦可先做长尾产品保证生存。
- 待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搞懂亚马逊整个流程后,自然而然的可往利基产品方向发展。
尽管长尾产品与利基产品都是国外的概念,但作为中国人对他们却天然的熟悉,毫无违和感。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与我们熟知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等指导红军以弱胜强直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原则不谋而同、殊途同归。
小卖的资源禀赋也并不出众,也需要避实击虚、以弱胜强,而如果没有成熟的理论帮助指明前进的方向,成功是极度渺茫的。所以,借鉴这些有无数成功经验的战略原则来指导如何在亚马逊生存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长尾策略怎么落地呢?
巴菲特的老伙计查理芒格有个投资理论,“去有鱼的地方钓鱼”: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记住第一条规则。
我们很多人去了鳕鱼已经被钓光了的地方,还想钓上鳕鱼来。而真正有经验的钓鱼佬,在下杆前会先观察其他人的鱼篓是不是有鱼。
经常选品的同学会发现,通过市面上填数字型选品工具,要精准的定位到自己想要找的产品比如“长尾产品”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在电脑前坐一天,也未能翻到几个有初步意向的产品。明明工作很用心,都快得干眼症和鼠标手了,还是很难完成KPI考核。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选品工具的确不称手,无法快捷的定位想要找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因为选品同学对于什么是合适的产品,概念不是特别清晰。
而概念要想特别的清晰,拿训练AI大模型打比方,需要不断的投喂正确率高的数据。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得到正反馈,AI也好头脑也好,才越来越清晰想要的究竟什么。选品的经验如果极度丰富,基本上几分钟就能判断一款产品能不能做,完成什么KPI自然不在话下。
我深知小麦的选品困境,直击痛点的选品策略“长尾非标品”“长尾周边”应运而生。
- 长尾非标品策略简介:对小卖来说,核心产品看似肥美,真正做起来,会发现门槛过高,竞争太过激烈。而长尾产品,对大麦来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却提供了小卖自由发挥的舞台。本策略,通过AI大模型挖掘长尾产品。

- 长尾周边策略简介:长尾周边需求相对较小,竞争压力自然相对较小。对小麦来说,该策略带来的利润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非常合适。

有了这两个选品策略,广大小卖同学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认识可做产品、尝试理解选品思路、学习差异化方案,最终在亚马逊成功的生存与发展。
你觉得小卖适合做哪类产品?欢迎留言来讨论~
2 个回复
坚持加油2024
赞同来自: 你看窗外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