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聊天 所属圈子: 经营管理 聊天

忙里偷闲的小思考,为什么国内老板认为时间=业绩?(大小周/单休/加班)排除那些需要做各种无意义的表格以及汇报的公司,哪一项工作真的需要加班加点去赶着完成的?

发帖2次 被置顶1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94次 历史交流热度4.65% 历史交流深度0%
本人在深圳跨境电商行业已经干了将近6年,期间待过4家公司,也认识很多朋友,知道他们待的公司的情况,大小周甚至单休的不在少数,同时在论坛里看到许多其他城市小伙伴待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这让我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运营这个岗位,时间能换业绩吗?
 
以下是我对运营这个工作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下说的“运营”,泛指不开发产品的工作):

1.七分靠产品,三分靠运营。这句流传在跨境电商圈老掉牙的话,随着接触的产品、品类的增多,越来越发现其正确性。曾经推起来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因为产品优势(成本、外观、功能等),这类产品大多运营过程很轻松,尤其体现在广告和转化率上。
2.销售数据分析。运营核心工作之一,根据数据进行链接调整
3.广告投放。运营核心工作之最,盯广告,即时调整
.
还有一些没有提及的前期工作,但以上提及的工作,各位从事运营工作的伙伴,你们真的需要这么多时间去完成吗?排除那些需要做各种无意义的表格以及汇报的公司,哪一项工作真的需要加班加点去赶着完成的?
 
跳出公司,纵观行业和国家发展历史,偶然的思考让我想明白为什么许多公司老板要求大小周/单休:

1.现在电商公司老板7080后居多,而这部分人很可能是工厂出来的,或者在那个时代耳濡目染的,当时确实时间就是金钱,多干你就多得,多加一会班,就能多生产一件产品出来。这部分人成为老板之后,自然会把传统思想代入,认为工作时长=业绩。然而实际情况恰恰不是这样,跨境电商行业,更多是产品为王,对于链接来说,更多是熬时间。然而老板们让大家多干活的想法,会让大部分员工反感,从而也导致了这个行业流动率非常高。
2.劳动合同=卖身契。都说中国的老板是万恶的资本家,我觉得更像是奴隶主。你看国内的外企,国外的企业,那些才是真正的资本家,有几个像国内企业老板这样的,要求员工像对家一样对待公司,无时无刻需要为公司付出。
3.习惯性内卷。今天偶然刷到一个热搜,“中国人习惯性内卷在国外很吃亏”。第二点说老板喜欢把劳动合同当成卖身契,反过来许多员工也喜欢把劳动合同当成给企业的卖身契,为企业拼死拼活,献出自己,哪怕没有那么多工作,坐也坐在工位上,祈求“奴隶主”能看到自己的努力。
 
亚马逊的尽头是单干。明白了现在这个行业公司的情况,作为95后的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家,更需要加快步伐,去除这个行业的种种糟粕,还大家一个清净的就业环境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