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亚马逊产品热卖标品(常年BSR榜单第一)加颜色变体是否值得?核心矛盾是总订单量接近“标品A原销量”,排名也没有下滑,但前台显示的变体独立销量数据大幅下降......

发帖9次 被置顶4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657次 历史交流热度7.33% 历史交流深度0%
在亚马逊运营中,为热卖标品添加颜色变体是一种常见的策略,但其实际效果和价值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所提问,不足之处欢迎指正,也希望大家可以给些不同的想法和意见。
 
引发思考的情况
原有产品(标品A):常年BSR榜单第一,今年1月开始被之前的第二低价卷到第二名,偶尔反超,大部分时间稳居第二。

新增颜色变体(标品B):公司为标品A增加了新颜色(标品B),上架后销量几乎与标品A持平,但前台展示的变体销量腰斩。

核心矛盾:虽然总订单量接近“标品A原销量”,排名也没有下滑,但前台显示的变体独立销量数据大幅下降。并且标品A的库存压力 确实有所上升。
 
各方渠道总结的增加变体的好处:
  1. 差异化竞争:通过颜色变体避开纯价格战,吸引不同审美偏好的用户,长期可能提升市场份额;
  2. 关键词覆盖:变体可共享部分流量,同时拓展“颜色+产品”长尾词,增加曝光入口;
  3. 测试市场偏好:通过数据验证哪种颜色更受欢迎,为后续迭代做准备;
  4. 防止垄断风险:分散依赖单一链接的风险,避免竞对集中攻击。

 
各方渠道总结的增加变体的坏处
  1. 前台销量“视觉降权”:亚马逊算法和消费者均倾向于高销量产品,单变体销量腰斩可能导致:
  2. 自然排名下降 → 流量减少 → 恶性循环;
  3. 广告竞价成本增加(需更高CPC弥补转化率损失); ----这个目前暂时不涉及,因为主要都是自然单,广告占比非常小;
  4. 内部流量分流:用户在选择颜色时可能因纠结而流失,导致整体转化率下降;
  5. 库存与运营复杂度:需管理多颜色库存,增加滞销风险;----这个目前确实标品A的库存系数有所上升;

 
讨论方向:
最终选择保留变体还是回归单色?欢迎大家提供不同思路,也希望这个想法可以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思路
已邀请:
加变体,做价差,让主要出单还是集中在原ASIN上,新上的价格稍高,赚更多的钱,如果这种情况下新上的销量仍然与主推ASIN一样,说明新上的更有潜力,可以逐步用新上的ASIN替代原ASIN了,打广告的ASIN也可以慢慢过渡过来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