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亚马逊运营梳理-运营板块(二)
亚马逊运营梳理-运营板块(二)
1. 链接被内部标记(成人、杀虫剂等);
2. 链接类目节点丢失;
3. 相关搜索词无权重未被亚马逊收录。
快速检查链接是否有被内部标记的方法:
1. 开价格折扣,它会报错显示此商品已被内部标记;
2. 开广告,它会显示禁止显示。
快速确认链接节点是否丢失:
1. 进入商品详情页面,把URL的ASIN后面的后缀全部删除,然后回车,查看主图上方的类目节点是否完整。
2. 后台进入商品详情页面,点击编辑商品信息,查看产品类型关键字以及URL网址内的ProductType是否正确。
如果确认商品被内部标记了,马上开case申请去除内部标记,这个需要转接到内部团队,大概需要2-3天。
如果链接类目节点丢失,可以尝试使用模板刷新类目节点或者直接开case添加类目节点。
回归正文:本次运营梳理-商品详情页面(转化率)
一、标题
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卖点&产品核心关键词放前面,新政策要求不能重复使用单词,所以尽量多用同义词进行拓展;其他附加词:比如适用人群、场景、颜色、尺寸等,尽量精简,放在后面,不要出现语法和拼写错误,结合运营篇一检阅前台展示效果。
二、商品附图(主图在运营篇一已经说了,省略)
一般包含商品细节呈现、文字说明、使用场景带入、产品参数等,建议放满7张,第7张附图放视频,最好与五点描述一一对应。注意所有附图需要统一色调,最好是与产品本身色调能够融入色彩搭配,切记不要一张图一个色调,非常影响客户的感官。
三、五点描述
1. 至少写5个卖点
2. 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写消费者最关注的卖点:多问问自己,作为消费者,看到这个产品,你最想了解这个产品的什么信息?什么是加分项会促使你购买这个产品?为什么会购买或者不购买?作为消费者的角度,去挑刺,找出链接的现有问题再去优化。
3. 每行提炼一个小标题,对应一个卖点,小标题不要超过5个词。因为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耐心,一个一个逐字去看你写的什么东西。
4. 短语的效果会比长句好,所以避免一个卖点描述过长,我一般个人习惯是一个卖点不会超过三行。
5. 前三个卖点尤其重要,自己产品的核心优势必须要在前排展示,如果你前三个卖点没有抓住客户,商品跳出率会增加。至于什么售后服务,有问题及时联系巴拉巴拉的这种字段放在最后面写,没有位置写了就不写。
编写/优化Listing的时候,可以多参考竞品的历史优化记录。
示例
利用插件可以观察到好的竞品,它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做了哪些调整。引发思考:它为什么会这么调整?比如这里它删除了10FT的标题描述,最初放在前面可能是觉得大家都没有宣传这个卖点,所以这个可能会让客户加强购买欲望。但是10FT这个词在ABA数据里面是与数据线密切相关的词,在运营推广期间很容易把流量带偏向数据线去,所以这个其实没有必要放在标题里面,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比文字叙述带来的感觉更加直观。
竞品的每一轮优化,都可以去思考它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能达到什么目的?通过这些来对自己的链接进行正向的优化,毕竟竞品是最好的老师。
四、品牌故事
对于起步品牌来说,打造品牌故事可以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开始:
1. 我的用户是谁?
2. 我的品牌基因是怎样的?
3. 如何打动顾客?
对于这一块,如果个人对自身品牌结合产品不知道如何做宣传推广,可以借助AI工具完成。
五、A+
有条件一定要使用高级A+。高级A+的效果会比普通A+的展示效果好。
高级A+的使用条件:有5个已批准的普通A+,以及店铺列表ASIN都有品牌故事。没记错的话,现在好像是每周五满足条件自动就会有高级A+权限了。
A+和主附图的要求相似,要特别注意排版设计和色彩搭配。
上传图片的时候,会让填写图片关键词,这里你可以输入产品的一些关键词进行埋词。这些关键词也会被亚马逊收录。
六、产品描述
如果有上传A+,那么产品描述的内容就不会显示。若没有上传A+,则产品Product Description部分展示文案描述。
1. 描述一般写使用说明、工艺参数,品牌介绍等所有消费者关心但标题五点没写全的内容。
2. 可以使用HTML标签进行加粗分行,使格式清晰内容易读。
3. 每个段落一个标题。
4. 在产品描述补全所有前期调查得出的消费者可能搜索的关键词。
七、评论维护
如何解决差评:
1. 查看客户差评原因:一般售后为部分退款/全额退款/产品补发/配件补发/使用说明/产品内容澄清等,需要围绕客户的差评点做售后,逻辑要清晰,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你的解决办法后续的改进措施,让买家觉得你是用心想帮他解决问题,听取他的意见。
2. 找到客户进行售后:卖家后台,找到品牌-买家评论,就可以联系买家。如果没有买家评论,只能通过买家评论的姓名及其个人页面,再根据后台订单号去对比搜索。如果无法通过此信息找到亚马逊订单,可以通过FB/INS等其他社交平台搜索买家评论姓名,进行信息匹配联系客户。
3. 客户拒绝沟通,尝试官方申请删除。
直评删除的几率会比VP评价大一些,申请删除的维度参考:
1. A review by someone who has a direct or indirect financial interest in the product.
2. A review by someone perceived to have a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duct's owner, author, or artist.
3. A review by the product manufacturer, posing as an unbiased shopper.
4. Multiple negative reviews for the same product from one customer.
5. A review in exchange for monetary reward.
6. A review of a game in exchange for bonus in-game credits.
7. A negative review from a seller on a competitor's product.
8. A positive review from an artist on a peer's album in exchange for receiving a positive review from them.
除了以上情况,当遇到一些职业差评买家时,只要留有证据,也是可以要求亚马逊团队删除的。
判断是否是一个专门写差评的“差评买家”,分析买家评论发布记录,如果他给的评论大部分都是1星2星的,那基本可以断定是一个“职业差评买家”。
另外再查看查看差评内容是否有跟描述内容有关,是否带有侮辱性和种族歧视的语言,然后整理好相关证据,就可以要求亚马逊团队进行删除。
如果是多变体的链接,在出现差评时,可以把这个带差评的变体从父产品下拆出去,让它成为一条独立的商品,避免让这个有差评的变体伤害到整个Listing。
本篇是对于Listing详情页面维度主要信息的整理,其他附加内容:如捆绑&商品小部件,QA,Post,红人视频/买家秀,更多产品信息等内容会在下一篇进行整理。
13 个回复
零号面壁者
赞同来自: 清欢0602 、 安尼莫 、 123456梨花 、 黄太阳已注册1 、 hisunny
关于删除差评这一点,现在有一种新方式就是举报这条差评,现在很多服务商都有做的,我不是服务商哈别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