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销售和运营 Amazon

季节性产品一般怎么推和备货啊,我崩溃了,发货多过季变库存,发货少一直断货。

发帖13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62次 历史交流热度3.31% 历史交流深度0%
我崩溃了,发货多过季变库存,发货少一直断货。推广节奏也太快了
已邀请:
FBA备货历来都是很复杂的,(基本上)不存在“不背库存压资金”且“不断货”这样的解决方案。备货和发货作为这个问题当中最重要的两个解决步骤,大体上思路如下:

首先要明确,这个产品是否有值得,而且有必要以压库存的方式来保证不断货,毕竟多数店铺都还是存在相当明显的2 / 8效应,少数重点SKU贡献了觉得大多数营收和利润。如果产品本身重要性一般,或者ROI表现很差,或者销售周期太短,或者销量曲线太陡,那本身就不应该去考虑压库存的方式,直接按照正常的销量预估和小批量*多批次发货即可,即使断货也不至于影响店铺大局面。

对于对店铺营收影响重大,ROI表现优异,销售周期和销量曲线都比较稳的重点产品,可以考虑在数据预测的基础上,适度放大备货量,以保证库存的充足。至于适度放大是指多大,取决于你的营收目标,追踪目标的决心,财力人力,以及供应商的配合程度。

原因如下:
1. 只有饱和备货,才可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库存安全,进而保证店铺营收稳定;
2. 有利于摊薄各环节边际成本,进而全方位的提升产品竞争力,一些薄利产品,其实挣得根本不是销售的钱,而是采购的钱,物流的钱,这些钱都是以量为基础的。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你的量大了以后并不足以摊低成本,那你需要重新审视选品的合理性;
3. 有利于争取供应商的配合,阻止产品泛滥;
4. 有利于销售集中精力放开手脚推产品,量少的时候很容易前怕狼后怕虎;

如何饱和备货
备货数据计算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备货数量=预计销量-总库存
预计销量=日均销量*时效
日均销量既取决于预估排名和推广计划,也取决于竞争基本面和应对竞争的预计
时效主要取决于下单,做货,验货,发货,入仓等各个环节的效率
饱和的意义在于要把以上各种因素都尽量考虑在内,然后适度放大
比如正常交期30天,但是你选的这个产品或者供应商本身是因为便宜,或者产品大货良率太低,或者供应商老板人品不好等各种因素,实际上可能45天才交货, 这些意外因素是很难在短期的交谈和象征性的验厂环节中实际把控的,多出来的15天就是用来抵消这些意外因素造成的时间消耗的。

如果公司不同意这样的备货数量
广泛搜集供应商的出货资料,多去工厂观察做货出货情况,尽可能接触高级别的负责人,核实产品和供应商的匹配程度。相关产品出货量越稳定,知情的负责人职位越高,对你的产品和订单越重视,交付就越安全,这个饱和系数就可以越小。直到你拿到最小的数据之后,去找你的上级,跟他说,这是保证不断货的最小订单量,是我经过跟供应商的充分接触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这个量,销售端会断货,我们会失去供应商的支持,而且会被其他大批量的卖家挤出市场。这会对店铺营收和后续产品开发有重大影响。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