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敏哥:有关2020年亚马逊卖家要不要做站...
敏哥:有关2020年亚马逊卖家要不要做站外渠道的深度思考
时间线来到不平凡的2020年,这一年跨境电商人经历了太多,无论是否抓住了“危机下的机遇”,抑或是难以维系的经营,还在跨境电商路上奔波的卖家们依旧会有一个疑惑萦绕在耳旁:我到底要不要去玩儿站外?
答案:不仅一定要玩儿,而且要持续的玩儿、坚定的玩儿!
亚马逊是如何不断地获取新用户的?
我有一个思考的习惯:当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自己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看看巨头在干嘛?比如说我们在纠结自己要不要做站外的时候,那我们就要去看看亚马逊到底有没有做站外,以及平台对于站外流量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之后,相信我们不会再继续纠结到底要不要做站外。
大家要知道亚马逊平台也是要不断的去获取用户的,只有不断增加的用户才能真正给平台带来GMV的增长。亚马逊每年花在各个渠道上的广告花费的金额是巨大的,因为亚马逊需要从多个渠道来不断的为自己的平台引流、获取用户。
亚马逊的站内广告对于站外的延伸
并且在亚马逊站内广告的布局上,已经涉及到站外的展示投放。比如说我们的赞助商展示广告(Sponsored Display Ads)这种广告形式扩大了受众,定位也更加先进,也不用你花时间写广告文案。
真正实现了通过站内的广告渠道扩散到站外,扩大了 产品的目标受众,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这仅仅只是获取站外流量的一小部分)
亚马逊的站外引流到底好还是坏?
还有一部分亚马逊卖家对于站外引流一直持有一种很谨慎的态度,认为站外引流的流量会对listing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说站外渠道的放量是不是效果来的要比站内差很多。
有关这一点,我想给大家一个正确的方向,大家看看平台对于站外引流的态度就知道了,平台是鼓励每一位卖家去做站外引流的,你做站外引流和站外放量,那代表着你在帮亚马逊平台不断地获取新用户,平台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去给你的listing降权呢?
我们做亚马逊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当你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的时候,站在平台的角度去想就明白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会跟团队的小伙伴说一句话:做运营就像是跟平台谈恋爱,一定要会换位思考!
亚马逊为什么要推出Amazon Attribution?
Amazon Attribution是亚马逊推出的广告流量数据统计工具,不仅可以统计亚马逊的广告媒体数据,还可以统计到非亚马逊的广告媒体,如搜索广告、社交广告、展示广告、视频广告和电子邮件营销等用户访问轨迹的广告数据。让卖家了解用户是如何发现、对比、观察从而最终购买商品的行为。
换句话说Amazon Attribution的推出让亚马逊卖家真正实现了站外引流的可追踪性,完全解决了先前站外引流效果不可追踪的痛点!站在平台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推出Amazon Attribution呢?
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鼓励亚马逊卖家在站内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去做站外引流!
做链接权重说到底就是做销量,你能绕开站外deals?
很多的亚马逊卖家在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痛点: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推上去的关键词排名却很难能够稳得住,稍不留神listing的排名下滑就很明显。其实说到底链接的权重绝大部分是由你的销量决定的,你能否稳定的贡献那么多的销量,就决定了你能否占有比较好的排名。
比如说单个核心关键词的首页出单量在500,当你在该核心关键词下面的出单量不足500的时候,你就会从首页掉下去,当然这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销量决定排名。
因此稳定销量就成了亚马逊运营过程当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无论是新品期的快速链接推广期,还是后期的listing销量稳定期,稳定销量、巩固战果都是最为核心的。
而在站内销量波动比较小的情况下,一个靠谱安全的站外放量渠道就非常的关键了,特别是当一些S单公司连best seller rank都刷不动的时候,更加凸显了站外放量渠道的重要性。
在亚马逊站内广告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大家有没有仔细去考虑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呢?是你的产品,还是你的运营,还是你的供应链?当大多数的亚马逊卖家还把自己框在站内流量的玩儿法里出不来的时候,那些抢先一步布局站外流量的卖家才是真正聪明的卖家,有时候多比竞争对手思考一点点,往往就会让你离成功更近一点,加油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5 个回复
ruarua
赞同来自: Adora1991 、 ethan2017 、 哈哈哈哈嗝
站内的特点就是见效慢,但是是实实在在的稳定往前冲。站外的特点是见效快,但是好不了几天就掉回去了。一个产品经不经的过站外的打磨,还是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人希望自己做折扣去弄站外只是昙花一现或者没有效果吧,所以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做好站内,在站内排名稳定后,再考虑是否配合站外渠道突破订单的瓶颈,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保证排名能向前稳定。
编于20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