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现如今,产品or运营技巧,孰轻孰重?
现如今,产品or运营技巧,孰轻孰重?
本人背景:
亚马逊行业两年多,运营一年多,开发一年。
踩过许多坑,公司规模100人以下,黑科技玩不起,只能白帽手法。
(以下只是我在行业内的部分经历)
运营期间:
第一家公司,
小白入场,产品是老板选的,一到岗就要推产品,研究类目两个月后发现我们的产品优势不够明显,户外类目,上限只能做到top70(已做到,同款类表现最好),偏偏让我做到top40(开了两个星期广告后,不给开广告不给S单),ok,拜拜了您嘞。
第二家,
创业型公司,老板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拿着白菜价的工资,操着卖白fen的心。成天被PUA,被老板半夜打电话骂。已上架一年的产品了,淡季,我帮你把单量从十单,运营到了三十单(盈利情况下),还说我不行,你行你上,不陪你玩了。
开发期间,
经历过一年多的运营毒打,操着“七分产品三分运营“的心态转岗开发。
不知道是不是作为运营时期一直主动分析市场,做开发后确实是一路顺风顺水。
先说说作为开发一年来的成果吧:(白帽手法背景,每个产品大概30刀以下的广告,通常是20刀以下;S单数量:10单左右)
1.产品成功率40-50%
2.优秀的产品一天70单左右(毛利35%,已减掉广告费),其次是日销30单的产品。
3.其他的产品大概一天十单左右。
4.也有上架不出单的产品。
作为开发的这段时间,深刻矫正了我作为运营的好几个“错误观念:
1.七分产品三分运营
以前一直认为只要我产品好,我只用开的产品好,我只需要开个自动和手动广告,刷几单就完事了。(实际上我的产品目前也是这样的操作方式)。
然而并不是这样的。
一款爆款需要开发,运营,美工,采购,等一些列环节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否则产品永远是昙花一现。更不用说打造类目top10的产品了。
2.新品上架,价格低于竞品销量就会好一些
首先我们排除极端想法(螺旋式打法,不仅不赚钱,还贴钱进去)
实际上只要我产品好,就算我价格比别人高几刀/欧,我的销量也不会差,甚至利润更高,有更多的利润区间让我去打广告,而不是一味的去降价获取订单。相反,一上架就低价,偏偏广告只给几块钱,新品前期不给流量曝光,流量没有,谈什么转化率,谈什么订单?
3.关于运营的工作内容
普遍认为运营的工作内容是写listing,开广告,研究竞品。
可是又有多少公司愿意在一个运营身上砸许多钱,让对方培养成广告大师?大部分的运营依旧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而不是将广告玩的飞起来的状态。(别杠我,如果我说错了,手动狗头保命)
而现在看来运营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制定有节奏的推广计划,研究如何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制定备货计划。
否则产品某天起来了,就断货了,然后一起去吃土吧。
总结:
好好研究产品,产品好了,就不用十分担心被螺了。
没有钱,就不要去想着别人的黑科技了,咱们求实际点。
最后祝大家爆单。
PS:如果我说错了,欢迎怼我。
23 个回复
风月无边6789
赞同来自: 筑一宁静之地 、 云不知球 、 树上的男爵 、 小菜白 、 晨曦的赶路人 、 jjlinAmazon 、 Dubloadz 、 无敌小鲸鱼 、 秃然的自我 、 茄皇牛肉面 、 IPHONE 、 龙胜地铁站鸭脖店 、 Jimm王 、 人间I惆怅客 、 分不清大小王 、 Nameneo 、 聪聪爱吹牛 、 xiaohan 、 PUzhang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