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行业发展交流 聊聊分销平台那些事儿:分销平台供应商之间...
聊聊分销平台那些事儿:分销平台供应商之间已经是刀枪相见,各自的渠道不同,扛周期的能力有强弱之分……
所以有一次在知乎反驳了一个博主“家具工厂赚得盆满钵满”的论调,还被喷了。
分销平台的特点是周期长,不谈生产的周期,从发货、到海运、到港、进仓、上架、售卖、回款,大概要五个月的时间,因为你开始产生的销售款抵了海运费跟关税,所以你实际上在运营一条资金链,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海运费跟汇率涨幅的风险,以及选品失误滞仓的风险,当然最大的风险是你根本不懂产品的季节性,事先没有做调研,稀里糊涂发过去之后发现卖不动,每天面对不断攀升的仓储费一时开始怀疑人生。
分销平台的卖家基数确实有一定规模,但是否跟你产生了深度合作,还是直接上架,出单就下单,不出单就不管。深度合作至少是双方达成了一定共识,你给价格,他在分析了竞品之后去推,什么样的价格水平上大概能吃多少份额。分销平台刚起步的时候毫无疑问是热的,供应商少,卖家多,你的产品是香馍馍,每天有人找你谈价格圈货,当然这是在旺季,淡季的时候你像个失恋的孩子一样无人问津。
现在的分销平台供应商之间已经是刀枪相见,各自的渠道不同,扛周期的能力有强弱之分,另外,补货能力、推新品能力、运营能力,所以份额此消彼长,也许去年你还笑傲江湖,今年直接来了两个新的竞争对手,货跟你款一样,价格比你低,库存比你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卡节点,现在的海运时效已经没谱了,如果你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东西,宁可早发,不能赌时点补货,否则一过季就是库存,然后各种被迫割肉清货,不然也是亏仓储费,这就是清货现在为什么成了一个行业,成了一档子生意。
热款肯定有人跟的,你的独家款撑不了多长时间,如果你想做下去,维持差异化,就是不断上新品的能力,这又要求你的供应链很强大,至少有创新意识,但是国内不断攀升的原材料价格,人工价格,我们毕竟是做线上的,体量跟线下贸易比不了,跟工厂的议价能力也偏弱。
2022应该是洗牌的一年,把货清了,接下来重新规划吧,做大件的,其尴尬是做小件的无法体会的,因为没装柜量,只要海运费一涨你所有的利润就都被吃掉了,没有均摊能力,装柜量500跟装柜量50可不是一个概念。
先写这么多,欢迎有共识的来探讨,欢迎没共识的来喷。
12 个回复
飞飞同学
赞同来自: 由B转C的执拗控 、 Vvulne 、 木西777 、 是凉茶啊 、 chrissss 、 6不出来 更多 »
另外选品失误这个没办法 作为工厂吃的就是选品和质量这碗饭,赌多少就是你的专业程度比电商产品开发更专业,作为设计者和市场调研生产方 你必须更懂得市场的销售概率,这个想法不坚定的话 国内你怎么跟电商合作的。
另外分销就算海运费上涨 也会碾压小卖的运费 好歹你是整柜 产品经验 运费还是比别人便宜一点 小卖资金不多。还是多你发货过去就是准备爆单服务于大卖?如果服务大卖的话 那初衷就错了应该跟这些产品开发 供应链总监 战略合作开私模包销方式 几个人包销一款,控制售价利润 具体专利在谁那品牌谁这个 这个就细谈了。你上分销平台你就想好多客户少订单的策略吧 别想着一个客户包下你一个柜 特殊情况就再说了,这个可以学冠通 不同客户级别直接透明的设置折扣 别设置高价格等着客户谈判 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