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 超级话题 # # 用广告推起来产品 ...
# 超级话题 # # 用广告推起来产品 # 亚马逊现状,广告,广告,还是广告,现在有人用广告推起来产品吗?
2021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大的就是7月开始的那次大封杀了,再到后面的站外引流封号事件。这些事件就像是亚马逊给我们关上了2扇门,然后把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赶-----亚马逊广告。从亚马逊去年的一系列广告改革,力推广告培训和广告业绩爆发可以大概推断的出来:2021年的一系列大动作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并且,亚马逊的尿性大家也都知道:整个链条的钱,我亚马逊都要赚。
2022年的论坛,我看到很多帖子和回帖,都是关于广告怎么个打法,诸如此类,看起来似乎都很有逻辑有道理。当然我也不否认,投亚马逊广告确实是需要一定的技术。
但是,我真的想调查交流一下:你们单纯跑广告,今年推新成功了吗?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一些真实的情况和想法
126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forevere 、 云之诗 、 酒巷里的太阳 、 杨杨杨小小小 、 00后的同学 、 benny53 、 熊猫爱睡觉 、 三年 、 阿毛要好好赚钱养生 、 坚持就是胜利 、 Zjay小白 、 坏蛋阿杜 、 点点狗 、 爆单小神龙 、 舍我其谁 、 Almaya 、 Mdrsyen 、 追梦人666 、 咔咔咔咳 、 战神eVEN 、 吕蒙123 、 MaggieZZ 、 antonioaaaa 、 Emmamei 、 用户00142 、 一条会飞的鱼 、 HUANYING2022GF 、 silver10086 、 仙女铁锅炖大卢 、 奶酪吐司 、 Ares 、 91wing 、 现在即将成为过去 、 新赛道冲浪儿 、 爱芳bb的大帅 、 1号飞行员 、 yiiiiwang 、 Evelyn1212 、 小菜菜菜 、 TaoHai 、 discover2111 、 Jason关木木 、 喵喵喵333 、 MJFT0621 、 夏安是谁 、 kimutaku 、 不止跨境 、 爱妃护我 、 LonelyPlanet 、 grace588558 、 阿拉莫啤酒 、 奥兰多cc 、 庄生晓梦613 、 kotoko 、 冲锋发件人 、 sekeikeshii 、 英雄志的不同路 、 天空一片蔚蓝 、 Mark66 、 520617 、 xixika 、 winwinwin 、 蛇皮猪 、 有来有去 、 gdszjjh 、 Ericma 、 Rumspringa 、 小young 、 Rechil 、 女少虫圭 、 theday0501 、 小蜜蜂00000 、 嘻嘻哈哈0829 、 爱摇滚的林姑娘 、 空中秋千 、 赖先生 、 Rachelqi 、 Cheung977 、 Valentinalu 、 Carolin 、 king0221 、 潘camile 、 Dirtytc 、 平平无奇的打工人 、 香菜小山 、 金金有味 、 Sspeaker 、 Shareful 、 松鼠打盹 、 你要跳舞吗 、 light0 、 LI小白子呀 、 尤利西斯 、 灵犀的小毛驴 、 噩梦拂晓。 、 Jolinnn 、 迷途赶路人 、 亚麻寻老中医 、 AA1K18 、 Joker吃吃吃 、 动动不要动 、 Mirror852 、 amzonline 、 sjxbdmfo 、 mmtmmt 、 xiaoxiaosi 、 影寞000 、 平凡人生 、 hohoho1986 、 Kryleon 、 小妮爱吃肉肉 、 阿阿雯 、 weixin65047 、 市井之徒 、 Sharkman 、 deanmax 、 natile 、 Hopeter 、 windForce 、 loollool 、 Daisyfuding 、 轻盈弄水 、 Promostory 、 Akira亮 、 cca9063 、 大雨荷塘 、 hkc866 、 穿行叟168 、 QWER12345 、 在Jeff家搬砖 、 吴露可逃 、 杨家菇娘888 、 xiaolan123 、 起名很难系列 、 zzxfa625 、 Morven 、 A1261184718 、 学猫叫运营 更多 »
1、同质化产品,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化改进或者搭配,80%左右都亏损。大部分产品广告出现这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广告很烧钱,但是转化非常低,广告投入就导致整个直接亏损,自然单都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种就是单次点击竞价开到2-4美金连曝光都没保证,单次点击竞价调到5-6美金直接没利润,进退两难,白帽打法没有其他渠道引流,只能清货。剩余极少数是可以稳定出单,但是盈利情况时好时坏。
2、有改进优化的产品和自己调研开私模的产品,这两种的成功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达到了85%左右。虽然没有很高的销量,日均5-20单的产品居多,但是可以稳定出单和持续盈利,能够盈利对于我们小卖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心也大增。广告转化率也比较同质化的产品高很多,部分产品广告还可以实现盈利,不过我们打广告一般追求最大化引流,一般广告实现盈亏平衡就可以了。这些产品初期广告订单占比高,有时候达到90%左右,对于新进入的产品没什么太大的优势,广告占比高可以接受,后期稳定之后,自然订单占比在50-70%,广告方面还是比较容易推,依赖性也不算很高。
这个只是我们公司的情况,代表不了什么,还是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公司运营对做不做一个产品的决定权很高,对产品的改进和优化也可以提出需求,也可以提出开私模做新产品。建议大家也多花时间在产品本身优化和改进上面,不一定需要开私模,做一些互补型比较强的搭配也是不错的,因为这种一般不需要很高的起订量和初始投入。一般产品有优势打广告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现在同质化产品真的很难靠广告推起来,因为大部分同质化产品都没有先发优势了,很难抢得过那些站稳位置的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