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广告策略的动态竞价VS固定竞价-高竞价,...
广告策略的动态竞价VS固定竞价-高竞价,到底应该如何取决?怎么样才能够确保一个广告的长久健康?
1.动态竞价:降低降价提高首页竞价百分比。这个方法可以提高首页点击的百分比,但控制不了商品页面和搜索结果其余位置的位置,因为搜索结果其余位置的CPC基本上和商品页面差不多或者更高。并且这样调整比较吃链接的权重,如果链接的权重不高,降到很低的竞价给很高的首页Bid+,也跑不出什么流量。但是预算不会烧太多
2.固定竞价:稳定在一个广告位,固定竞价会导致不管是谁来点击都会花费巨额的广告费,预算完全不够。
怎么样才能够确保一个广告的长久健康?
19 个回复
LillianY - amz运营
赞同来自: Gary0728 、 吾生有涯 、 空白流逝知足 、 西奥多秋 、 胖胖11 、 灵魂深处的品味 、 下一个我 、 Boomshy 、 别让自己退后 、 阿毛要好好赚钱养生 、 何宗利 、 泷月君 、 寂寞芬芳 、 Ru桃子 、 清风拂面的感觉 、 大大煎饼果子 、 奶酪吐司 、 普宁菅田将晖 、 半碗月 、 Tyrion 、 mmtmmt 、 羊非鱼 、 Edwin钱 、 菜鸟吱吱 、 进厂包吃住 、 小趴菜99 、 快点告诉我啊 、 trosyzwby 、 Lottie 、 飞向天边的鱼 、 8块腹肌彭于晏 、 TAIGOOO 、 ianmayer 、 小可爱的大可爱 、 闹市中独居123 、 捌玖不离拾 、 Surperme 、 Nora l 、 peiban 、 张伟权 、 爱吃西瓜的小贝壳 、 winwinwin 、 Zzzzzzzzzzz 、 weixin59146 、 开车不要方向盘 、 Arashi 、 修心慎言 、 Calina_黄皮子 、 皮皮旦 、 HunterLee 、 houzhengteng 、 唯有不断前行 、 *& 、 vickyyyv 、 MOMOYO 、 一个帅哥 、 Robin7991 、 tuntuntututt 、 啊俏儿 、 Jojooooooo0 、 Jolinnn 、 yyyyyer 、 吃饭睡觉打窦豆 、 扶得起的阿斗 、 LDX001 、 、 muyangnv 、 xm1215225 、 yitian5039 、 英雄志的不同路 、 一生热爱回头太难 、 JasonOu 、 koula2022 、 mini小小麦 、 JahoZhao 、 Avalon 、 小怪兽真情 、 Alanokey 、 Sandy_黄 、 小了樱了花 、 Vitasoy 、 爱探路的小蜗牛 、 两两两两 更多 »
2. 题主第1点里的问题,我从4月中平台广告竞价猛增后也遇到了。原来 底竞价+top高加价的策略导致流量流失严重,因为top位置更难竞争到了。我的应对方法是逐个广告活动去调整不同的竞价策略,测试它们现在适合打哪个位置,目标是稳住流量和单量。原来打top位的现在能在其余位置出单就去掉top加价,提高竞价。只有top位表现最好的就调整竞价到acos能接收的点。
流量稳住后,配合各种促销来提升转化率。这样反过来也是提升广告表现,形成良性循环。单量稳定了,甚至增加了,也不用担心广告位置变动影响listing权重。
3. 竞价策略要根据产品周期来定。
3.1 通常新品处于让系统识别阶段,自身流量少,就需要用固定竞价,多拉流量,让系统快速认识listing。这个时候也不建议用动态竞价,因为它的原理是系统自动去判断listing是否有竞争力,系统认为没有就不让参与竞价。但如果是垂直品类深挖的新品,对市场和关键词都比较熟悉,就不必拘泥于这个套路,直接根据经验来选合适的广告类型和竞价方式。
3.2 成熟品,如果比较有竞争力,也想继续上升,可以尝试动态竞价提高与降低;如果是目前竞争力不够,或者想多些利润,用只降低模式更容易控制。此时通常不建议用固定竞价,这就相当于是强制系统让SKU 去竞拍,如果拍到的广告位并不适合,那就白花了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