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当我们在考虑一个品类是否能做和是否值得...
当我们在考虑一个品类是否能做和是否值得做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什么?
在我们考虑一个类目是否能做和是否值得做时,我们实际应该考虑什么呢?比如一些品类,整体量和趋势不错,毛利率和利润估算一番还不错,不是那种头部垄断型品类,单量分布相对均匀,从评分看,市场好像已经被满足,像这种类目还可以去做吗?切入点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至今没有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判断方法和标准。当我们选品时,我们应该从哪些维度去考虑?毛利率,利润,周转,竞争激烈程度,需求稳定性,未来趋势,侵权与否,可差异化程度,切入点?
不是开发出身,不是勤奋三娘,更不是天赋型选手,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商从业者,不想也不能停步于此,我们在选品时应该考虑什么呢?以上,困惑人的碎碎念~
147 个回复
克尔苏加德 - 悟空、柴火不够可以拿点经书去。悟净、你去看八戒熟了没有。
赞同来自: Bubblegun 、 xiaolan123 、 Sailing743 、 susanna0909 、 达摩院 、 rM0426 、 Cathyer 、 修心慎言 、 别搞我咸鱼版 、 zzzzzzcc1111 、 铁头超级头铁 、 杰克的跨境之旅 、 心无旁骛的相拥 、 lzibd5 、 弦断有谁听 、 Kendall 、 EVEWrangler 、 夏天的雪啊 、 Niko5420 、 max人间痴狂客 、 z83832186 、 阳春三月下扬州 、 Igotmymoney 、 w看起来就易选大麦 、 ONEYEAR2020 、 中午吃什么 、 wanfenhaoyi 、 ୧(๑•̀◡•́๑)૭ 、 在Jeff家搬砖 、 川川而刘 、 白屏海绵 、 拥抱黑夜 、 遇见未来 、 慢慢懂 、 97年运营 、 超级飞猪夏夏 、 知无不言福兴跃 、 wdz123 、 Esme 、 123卷儿123 、 betina 、 派大星养的汤姆猫 、 无事小神仙啦 、 谢121111 、 KK不知羞 、 CrazyZ 、 fxz5768 、 德国仓库打工狗 、 不做大哥好多年 、 你耶雄吧 、 月盈则亏 、 Mediocrity 、 云海云帆8848 、 iSailor 、 给猫赚点罐头前 、 小薛Amy 、 且容我乱世安 、 PhotonPay小易呀 、 你爆单了吗 、 N2N1Go 、 小趴菜99 、 人间I惆怅客 、 youyao 、 Ppp123456 、 Genjisan 、 feng08 、 Macchitao 、 欲盖弥彰 、 1658559322 、 漏雨屋檐滑鸦 、 允许摆烂 、 知吾必言 、 xq007mn 、 蒲公英的约定 、 繁星zwby 、 amz双木子 、 brigget 、 Holshet 、 Icy_Isee 、 剑剑xxxxx 、 Jiyiye 、 XN15077853729 、 eee123 、 怎么才一单呢 、 太子King 、 OnTheWay2022 、 还能意气风发吗 、 大洋大洋大洋 、 Summer的夏天 、 老张的故事 、 东风破 、 就让这大风吹 、 gambitious 、 林点 、 Eatingsen 、 星空下的背影 、 BSellerr 、 不止天师 、 从此山城雪尽 、 siukei 、 熊乐乐 、 CoKen 、 三月惊蛰又春分 、 陈个李Greennn 、 Beneme 、 一只小白白 、 Foundadw 、 派派派派派 、 坚持就是胜利 、 23年毕业生小白 、 蓝海摸鱼能手 、 123chenshao 、 NEILGALE123 、 加个班 、 我是GGbang 、 我是小小小白吖 、 JosephGan 、 宝宝头 、 割白皮猪韭菜 、 今天也要努力呀 、 chh760 、 一个慢热的选手 、 啧啧之余 、 koyomo 、 绝绝绝子 、 Bensonhe 、 洪三666 、 小萌新6657 、 昨夜碧树过西风 、 极木行来也 、 嗷呜好想睡大觉ya 、 路漫漫007 、 追风筝的城 更多 »
题主的问题是如何衡量一个类目是否值得做。
这里我们可以把衡量的维度分为三种,这三种其实也基本对应了我们做亚马逊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应用的开发方法。
第一阶段:
答主是16年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姑且把2015-2018设定为第一阶段(可能时间跟某些人的观点不同,不服来喷),也就是野蛮生长的开荒时代。如果有老卖家应该也还记得那个时间,做亚马逊和捡钱差不多,有些产品的毛利高达300%。我还记得当时推一款产品只需要一周至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推起来,当然也会有推不起来的情况,推不起来就下一个。最初的时候开发产品就是自己有什么做什么,或者知道哪个朋友或者卖家卖什么赚钱了,直接开干,最具现象级的代表就是K歌宝。大概在17年的时候就不再是普通的跟着别人走,而是开始做一些产品的调研工作来确定项目。主要考虑产品的市场体量、竞争程度、利润这几个维度基本就可以开干了。(有老板规定利润率高于30%,日销量大于50就可以干的道友举个手)。
第二阶段
时间来到2018年-2019年,这个阶段很多卖家赚的盆满钵满,好多人都去深圳湾买了房子,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发展阶段。各个公司都在搞扩张,在深圳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做亚马逊能发财的声音,也是在这个时候亚马逊下游的服务商广告都打进了地铁。那他们的钱是怎么赚的呢?无外乎就是各种骚操作、礼品卡、S单等等。我还记得2017年,我们有个top产品被VC改主图然后跟卖,天天改天天跟。那个时代过来的卖家应该多多少少都接触过类似的经历。
这些事件就开始为第二阶段的亚马逊埋下了伏笔。别人都可以改主图跟卖,那我们多开几个账号,再刷亿点点应该不过分吧?于是乎开工利事一拿,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扩招、玩骚操作,当然也有很多公司是纯白帽的做法一直在精耕细作。因为不同公司体量不同,预算不同,也就导致有些卖家并不是无脑S单。以美国站为例,有些公司只刷10-20单,有些公司30-50单,也有些公司备两千个刷五百个,更有大佬直接吴三柜。那么这个时候对应的产品开发思考的维度,就是市场体量、竞争程度、利润以及这个产品适不适合我们?对手刷多少单?比如公司能不能做大件以及高单价、这个链接一个月干了一千条评论我们能不能干?
第三阶段
2021以后都可以算是第三阶段,中间还差了一个20-21,这个属于特殊时期,由于疫情的影响,跨境电商又迎来一波高潮。除了部分户外消费场景的产品以外,绝大部分产品都在这一波上升了一个台阶,并且迷失其中无法自拔。一直持续到2021年45月份,某上市公司开始暴雷,6-8月份大卖被封的消息频频不断。这无外乎给所有做亚马逊的卖家当头一棒。申诉无果以后,大部分卖家都开始弄新账号换包装清货,甚至还有跨平台清货。自此开始我称之为第三阶段:沉淀阶段。
经历过这次事件以后,学会了一个道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至此,很多卖家开始搞独立站、虾皮以及其他平台的多元发展。绝大部分卖家都是20年以前进入的这个行业,到21年也多多少少有些行业的积累。有些卖家就开始调整业务方向,对自身的sku做精简。这时候产品开发除了思考上面几个维度以外,更多的是思考这个类目能不能持续的做下去?经常在论坛看到有人发帖说,如果有一天不干亚马逊还能干什么?曾经我也有过同样的想法,不知道除了亚马逊还能做什么?直到最近才想明白,巴菲特信奉价值投资,我们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做一个价值投资呢?所有平台都只是销售商品的载体,如果我们能在某个行业做到专业,无论换多少平台,这些需求我们只是换了一个网站换一种方式去满足而已。所以在第三个沉淀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去思考这个行业能不能做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及更久。
最近一直在学习亚马逊以外的东西,无论你是否是这个行业的,是否是小白我觉得都适用。也许有些人是凭时代、机遇赚了一波。金钱只是世界给我们打的欠条,只要你为这个社会提供了价值,就会得到一定的回报,或早或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