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 案例分析 #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亚马逊...
# 案例分析 #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亚马逊产品迭代差异化维度如何确认?KANO模型在选品需求确认的使用流程!选品除去拍脑袋决定法,需要逻辑和数据统计的方法都复杂。你更愿意拍脑袋还是有理论有方法支撑呢?
最近2年亚马逊各类费用的涨价真的让卖家苦不堪言,确实利润率下降太严重了。那如何破局呢?先简单介绍下几个突破利润率的方法。
1. 引流成本。比如一般卖家都是聚焦站内,导致站内cpc价格越来越高,转化率也不高。如果你具有站外的资源,这里说的站外资源不是说去FB上去发个帖子这么简单。而是真正在博客论坛有影响力,或者在油管ins上有精准粉丝。你的获客成本低了,利润自然高一些。
2. 差异化。做到真正的差异化,某产品的某个需求,只有你的产品能实现,那你自然可以卖高价。因为在这个维度你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3. 品牌化。比如anker的产品,除去某些专利,一摸一样的产品还是有不少工厂可以做出来的,但是他们的售价一定卖不了anker的高单价。这就是品牌效应。
以上3点都是长期的工作,所以需要长期主义,但是现在的跨境圈子都在追求速度,追求成效。我心里跟自己说了很多次,我要现在能活下去,未来赚更容易的钱。所以我拒绝所有黑科技,虽然我也去研究但是我不会去使用。
下面就针对差异化再分享一些内容吧。很多卖家在做产品迭代或者差异化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迭代的点有很多个,我们到底选择什么方向去做迭代呢?
这里就需要用到KANO 模型。KANO 模型是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要了解理论的卖家朋友,可以去百度下。下面直接讲KANO 模型在选品需求点确认的应用。
这里以一个办公椅的需求点进行KANO模型建立,第一步需要设置问卷调查,对需求点进行正反2次提问,让客户选择满意程度。
问题1:
如果这个办公椅坐垫加厚,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如果这个办公椅坐垫没有加厚,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问题2:
如果这个办公椅手把可以升降,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如果这个办公椅手把不可以升降,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问题3:
如果这个办公椅增加头枕,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如果这个办公椅没有增加头枕,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问题4:
如果这个办公椅爪子改成铝合金,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如果这个办公椅爪子没有改成铝合金,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问题5:
如果这个办公椅颜色改成白色,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如果这个办公椅颜色没有改成白色,你的评价是很满意,基本满意,无所谓,勉强接受,非常不满意?
设置这5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需要确认“坐垫加厚”,“椅手把可以升降”“增加头枕”“爪子改成铝合金”“颜色改成白色”这个5个需求点的优先顺序。
然后将问卷调查发放给目标客户进行填写,结果如下:
再将调研问卷的结果结论进行计算,并计算出A魅力O期望M必备I无差异和反向。计算方式是对应颜色区域的数据之和。
必备型需求: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是中立的,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期望型需求:与用户满意度正相关,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魅力型需求:用户意想不到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需求),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无差异需求: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反向型需求:这类需求刚好与用户满意度反向相关,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同时计算出Better和Worse,Better-Worse系数表示的是某个功能可以增加满意或者消除不喜欢的影响程度。
Better/SI=(A+O)/(A+O+M+I)
Worse/DSI=-1*(O+M)/(A+O+M+I)
Average(better)=40.28%
Average(worse)=-10.89%
最后把各个需求的,Better-Worse系数的绝对值填坐标轴填入,其中Better-Worse系数的绝对值作为原点划分坐标轴。
Batter-Worse系数,本质上是计算2个坐标值,将相关的结果对应的象限,即可得出该功能属于哪一属性需求(一个功能只计算一个)其实是从数据上解释了kano模型不同类型需求具备程度,对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功能1,2:属于期望型;
功能3:属于魅力型;
功能4,5:属于不做型;
功能3:属于无差异型。
结论:该产品优先做功能1,2,这样的成功率最高。
这是KANO模型在选品需求端确认的案例分析,更多信息可以去自行百度研究学习。这仅仅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思路。也许很多卖家会不认可,觉得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其实选品除去拍脑袋决定法,其他需要逻辑和数据统计的方法都复杂。你更愿意拍脑袋还是有理论有方法支撑选品呢?
虽说这是个案例,但是真正在选品需求确认的时候需要把这些维度的考虑融入进去,这才是核心。不过融入以前,建议先模仿初步掌握最后才是融合。祝各位卖家选品成功,大卖!
20 个回复
zoreye - 言多必失,也能理解,无知之辈,皆为小丑
赞同来自: NewWord 、 斯蜜吗喽 、 小熊姐姐weibo熊大跨境创业 、 什么都不懂 、 TSINGTAO 、 farion 、 ChanceShow 、 青青青山 、 掐指算算你的Acos 、 Chason_zheng 、 再过忘川河 、 蒙哪立杀 、 坏蛋阿杜 、 小叮当的百宝袋 、 Nobody5280 、 超无敌好运 、 芝士玉米粒卷卷 、 Biggestchicken 、 梅子昆布荞麦面 、 亚马逊新仔 、 SisphusJingWei 、 yitian5039 、 KK9211024 、 壮实一天吃八顿 、 聪明伶俐鸭 、 2718846815 、 无所谓也有点累 、 Dirtytc 、 浮生半日闲 、 唐唐2022 、 onepiece 、 应如是 、 带刺搓澡球球 、 耶耶喔喔 、 明信片邀评666 、 幸运的小度 、 wuye12 、 小趴菜cathy 、 FeiTianHuanXiong 、 PUzhang 、 网恋被骗300块 、 蓝海摸鱼能手 、 螺丝退役选手 、 ivanhe 、 野生路人甲 、 Mirror852 、 吃提子不吐提子皮 、 剥个松子吃 、 STING123 、 淮南布衣 、 歪歪歪瑞古德 、 workhardplayhard 、 KINYAN 、 大阿蓉 、 Arclight 、 Arashi 、 guoguoguoguo 、 yejia711 、 爱吃荔枝的小羊 、 leeyeaahung 、 cactus07 、 edward526 、 fireme 、 张heng 更多 »
高利润率要品牌沉淀 私域流量 产品牛逼,谁都知道,但对于绝大多数小公司,比较可行之一的是定位出一条新赛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五级小类,再这条小类沉淀到头部然后借以链接权重、知识产权、供应链成本优势、产品更新迭代等来垄断类目筑建护城河。
高利润率不重要,高利润才重要,要把业绩做大进入飞轮循环中,因为真正持久的生意只赚取有限的利润。
长期高利润率的维持只会让更多卖家入场,改过产品越过你的专利然后搞死你的老链接等,无异于自掘坟墓。
所谓的模型分析产品都大道理和纸上数据一大堆,只有搞培训的人才会把没用的东西给复杂化,
你这样的思路是误导了很多新人开发的。
这样的空中楼阁体现在,需求痛点数据的来源非常不准一派胡言、单一为质量和功能而忽略升级的成本可行性、选项的建立扼杀了更多的创新等。
对于多数公司而言,提高低成本升级产品的能力才是关键,消费者要的不单是物美还要价优,能让你简单挖掘到的痛点但市场没有对应的改良款,不是同行蠢而是带来的成本溢出太贵消费者无法接受,哪怕是美丽国多数人也要省吃俭用留着还上上月的信用卡。
怎么定位赛道怎么升级产品都是财富密码,多试试错,能教你的都是哥你韭菜。
跨境这行,经验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的依据,经历了多少困难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