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Temu 做temu一个半月以来的整体感受,大家理...
做temu一个半月以来的整体感受,大家理性交流,讨论全托管模式的可行性。
- 平台刚起步,卖家是小白鼠,很多坑卖家也要跟着一起踩,
- 出现很多卖家卖一半被要求降价的情况,特别是有的卖家 库存发了一大堆过去,不降价就降权的情况。 今天我这边也出现了要求我品降价两块五的要求, 不过我这款产品 客单价比较高,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 还有问题应该就是 联系不到买手的情况。 然后出现很多产品 错误的被要求上传不相关的资质才能继续售卖的问题,
- 还有其他卖家说的平台罚款的问题,这边暂时没有遇到。
- 爆仓问题,最近申请备货通过的产品都无法 分配仓库的问题,需要晚上12点起来抢发货资格,而且比较难抢要刷新很多次
- 从1688拿货的小卖家,无法上车temu的问题,这个也是大家最难受的地方。从1688上面拿货的就算运气好卖得一时也很快会被同行卖家价格压下来,甚至是后期工厂直接入局价格比1688还低,全托管模式发展到后期应该回卷死很多小卖家,只有重供应链卖家,工厂型卖家。品牌专利型卖家,才能在这种模式下分到一杯羹。
- 目前这边还没遇到,如果遇到了会跟大家分享,或者大家有其他情况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temu好的地方:
- 流量相对挺大的,三四十美金的 刚上架 每天平均就有 六单左右, 这是SKU目前发过去比较少的的情况,后续铺多了 应该会有还不错的销量, 从国内补到国内 ,中间时间缩短了 大概两三天就能入库
- 如果你本身是供应链有优势,产品有优势的情况下,做temu备货风险要比发FBA更低,资金周转压力会更小一点。
总结:做电商本身就是追逐流量的一个过程,哪里有流量 哪里就不缺电商人,temu抽卖家血 给平台换取流量,然后再利用流量源源不断吸引商家入场的模式,国内拼多多能做这么大已经说明了,只要有流量不管你有多少人骂,平台还是越做越大的结果。
不可否认利润很薄,但是确实有很多卖家赚到了钱,不过因为只是少数人赚到,还砸了大部分人的锅,这也导致他名声必然糟糕的结果,未来应该会形成阶层,小电商人应该会很难受。
目前tk 速卖通 lazada 虾皮 shein都在布局 全托管模式,全球经济都在下行,低价电商时代已经到了,不过短时间内亚马逊应该不会收到太大的影响,毕竟拼多多蹦跶了这么多年,淘宝京东也还撑得住。这个低价模式应该还会开发很多下沉市场, 最惨的可能不是小电商人。 而是做海运的小货代。
有条件的卖家 跑步入场吧,反正估计是骂不死全托管模式了,不如进来分一杯羹? 现在实际市场情况是大家一边臭骂temu一边跑步入场。 包括我发这帖子 也只敢匿名。怕被大家喷死 。请大家理智交流 带入过多负面情绪会影响你对市场的判断。
89 个回复
天天开车夫斯基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赞同来自: Arclight 、 风雨无阻S 、 Amazon0755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下 、 长得好看可以当饭吃 、 hj1770 、 Adam002 、 VVvian0823 、 白云余文乐 、 大王让我来跨境 、 小白Alex 、 yukarin 、 Holshet 、 ChrisC001 、 yingjia1 、 苏凡果 、 嗨嗨嗨海 、 keepmoving 、 我脸好hua 、 慢跑的猪 、 哦幺发钛猜 、 求知欲大大的小白 、 winwinwin 、 一笙一念 、 难追难回味 、 yyds跨境狗 、 罗子君站wTG 、 MasterQ 、 再过忘川河 、 hrouou 、 听雪楼里听雪落 、 fickled 、 学猫叫运营 、 xiaohan 、 老好姐姐爱榴莲 、 去华山吃宵夜了 、 blue加油加油加油 更多 »
对于想要打造品牌型的卖家来说,肯定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类全托管的模式就是牺牲了卖家的个人品牌发展机会和利润,成全平台壮大规模,说白了就是吸血鬼。
目前temu还是在快速扩张期,这种模式在海外的持续性其实还是需要观察的,底价吸流量,当平台达到一定的体量了,一定会走品牌的模式的,到时候一定会出台政策吸引品牌卖家入驻,搞海外版的“百亿补贴”,前期压价牺牲的那些卖家都是temu的垫脚石。
但是凡是都有两面性,作为跨境卖家,只能拥抱变化,多平台下注,针对不同平台属性制定自己的销售策略。现阶段TEMU其实可作为低成本测品的平台,我知道有很多卖家也把它当做清货清仓的平台,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是量体裁衣,不同平台要制定对应的策略,至少从现在的大环境来看,单一平台的销售模式,的确有很大的缺陷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