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公司上班的普通产品开发如何平衡质量和成本...
公司上班的普通产品开发如何平衡质量和成本?以下经验适用于普通公司里面的打工人
我给出的只能是建议,最终决策必然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希望各位产品开发,多学习,多研究,形成了对市场的感觉之后,能够自信地做出选择
对于产品开发来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平衡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最简单的一个产品,都存在不同的产业带,提供的不同品质的产品。
以铁艺类产品为例就存在义乌,江门,东莞,至少三个品质标准。东莞高于江门,江门高于义乌。
同一个产品,东莞卖50,江门45,义乌可能只要30。
当然,你会采购样品,进行产品质量的比较。
大概率,你会得出质量得分
东莞9分,江门8分,义乌6分
在这个时候,你会做出第一个主观判断,就是,有没有哪个产品有明显的问题的。
义乌首先被排除出去了,因为他的产品你收到都已经变形了,这个质量无法进行跨境贸易。
然后你会在两个价格和两个质量之间陷入纠结。
于是,你算了一下利润。发现东莞的价格,利润百分之十五,江门的价格利润百分之二十。
而你们的产品利润底线是百分之十五。
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个?你会用什么方法去辅助判断?
第一个,我建议你考虑一下产品的核心功能
东莞和江门的产品,如果都是铁艺的支架,而东莞的在铁管的厚度和焊接的点位上有所增加质量。而你经常可以看到这个产品在使用中断裂的负面评论,那么,你还是最好选择东莞的产品。可以把品质提升看做更好的评论的代价,也看做减少退货率的代价。
第二个,我建议你考虑一下这些产业带的客群
让我们有时候感到很无奈的,工厂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产业带的主要客户。东莞的主要面向出口欧美客户,江门的主要面向内销客户,或者是东南亚,俄罗斯市场,那么你如果要做到美亚,就不应该选择江门的产品。工厂对于产品的优化往往包含一些从过去经历中学来的教训。是血淋淋的退单,售后,让他们不得不提高质量和产品价格。
质量的标准一旦定型,很难改变,江门做不了更好的,东莞也做不了更差的。
不仅是产品本身,生产速度,品控,包装,新品的迭代速度,这些都会受到产业带主要客户影响
因为相比售后的费用,提高产品质量更划算。而作为客户的我们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很可能在第一次选择了错误的工厂,被迫重新回到这些专业对口的工厂去。
第三个,问一下你的运营准备采购多少
如果你们公司不使用空运,那么,1000个以下的采购量,可以用低质量低价格高利润的产品去试试。
但是,一旦单量到1000以上,发生质量问题后清仓和处理评论的周期大大拉长,这个时候的质量要选择尽可能好一些的,哪怕是赚的少,或者推广亏得多一些,但是你的评论没有问题,第二波还可以优化。但是如果你搞了2000多个质量差,退货率超过10%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卖出去又退货再卖出去,反反复复,而且差评不断累计会让你的转化越来越差,这种情况运营会彻底对这个产品失去信心。不会有第二波优化了。
反之,数量少的情况下,运营可以用几百个作为测试,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会乐于去等待你优化质量再做。
第四个,考虑一下起量后工厂降价的空间,以及价格提升的空间
我们进入市场的时候往往秉承一个谦卑的心态,会把自己的产品和最低价格的对手去比较。
等我们运营一段时间,广告的花费明朗,权重积累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其实自己有提价的空间。
这个时候,如果你手上是一个质量较好的产品,你会发现百分之五的利润差异,在提高价格后,被缩小到了百分之二或者百分之三。
考虑到这一点再去判断,可能低价产品和高价产品在影响的利润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跳步骤选择。
第五个,直接对标对手的质量
如果你做的这个产品,或者你的供应商可以提供一些他的客户的亚马逊的品牌给你参考,你一定要去主动问他要来参考。通过他给出的链接和产品,可以很好的看到产品的评价,帮助你判断工厂的质量水平。
更进一步的,你可以直接采购竞对的产品来和自己找到的产品比较,但是这样往往需要海淘,时间的浪费比较大。我们一般会通过供应商去获取我们竞对的品牌信息。
7 个回复
供应链开发大刘 - 供应链+产品
赞同来自: 种一棵树 、 kosaka 、 不啻为忙造炬成阳 、 小丑罢了 、 晨晨很棒呀 、 wanyine 、 8块腹肌彭于晏 、 佚名暴富 、 假设我是好人 、 ccdzd1 、 应如是 、 阿甘改不了名字 、 浪里黑条 、 神秘的阿拉斯加人 、 沉醉花海 、 zmyzka 、 kimicq 、 衣服不要瘦 、 海之韵(。ò ∀ ó。) 、 djj123456 、 跨境小韭菜258 、 梁山伯与猪硬来 、 NamelessN7 、 清欢0602 、 落花狼藉 、 洒家的酒家 、 会遇到财神的 、 xuanyuxuan 、 林林林林26 、 1664357047 、 seeivyzhou 、 小明跨境 更多 »
以铁艺类产品为例就存在义乌,江门,东莞,至少三个品质标准。东莞高于江门,江门高于义乌。
认同。除了产业带的品质标准,也可以关注具体的工厂状况:
1:小作坊还是大工厂
2:生意好还是生意差
3:研发型还是生产型
4:老板是否技术出身
我发现供应链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一个供应商很难同时满足物美,价廉,创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于普通公司里面的打工人也有破局的可能,即搭建一个公司的不可能三角,一家跨境公司很难同时满足:勤奋,盈利,共赢三角。
勤奋:在确定产品后,愿意在碰壁中不断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盈利:项目有排产计划,盈利预期。
共赢:让供应商相信彼此的合作能做大。
这个三角搭建后,我们再次对工厂状况排列组合
1:小作坊
2:生意差或一般
3:生产型
4:老板技术出身
即:一个技术出身的老板经营的一个生意一般的小作坊,在你能够找到他(勤奋),并让他相信我们会展开长期的合作(盈利共赢),有一定概率这个供应商会成为你当前较为核心的供应链。当然,因为前提是公司上班的普通产品开发,这里有效性仅针对工艺较为简单的产品,例如五金类。
举例说明,我遇到过一款亚马逊售价19.99-29.99美金的五金产品。
东莞询单35-38元一套
现有工厂自己干25元一套
一个技术出身的老板经营的一个生意一般的小作坊给我的报价是:18元一套(且品质比竞品好2-3倍,预计下降2个点退货率,评分可达到4.5以上)
如果部分超过竞品品质:14元一套。
对于在两个价格和两个质量之间陷入纠结。我的想法是跳开供应商地域,专注需求。即达到怎样的优势团队更有信心。抛弃那些需要在15-20%利润率纠结的产品。去找到那个不可能三角的机会。
诚然,这需要产品开发在细节处需要较好的沟通能力,清晰的目标感。更需要打破常规的勇气。这些能满足多个不可能三角的项目是极其少的。在不同的产品阶段,核心点可能并不是我上述提到的三角结构,可能是两点或一线。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这个不断内卷的市场,只有找到那个爆点,而不是寻求诸多卖点。才有可能在占据一席之地。产品开发/选品作为一个跨境电商的过渡性岗位,已是日薄西山之时。
洞悉需求的溢价/穿透内卷的价格。对于产品开发。这两条路你一定要选择走上其中一条,但是前者对创新的需求高,灵光一现的时刻毕竟是少数,那么,穿透内卷的价格反而显得容易实现了。
另:
你可以直接采购竞对的产品来和自己找到的产品比较,但是这样往往需要海淘,时间的浪费比较大。我们一般会通过供应商去获取我们竞对的品牌信息。
想法:不要完全相信供应商,样品可以顺丰空运。1-2天即可确认。
考虑一下起量后工厂降价的空间,以及价格提升的空间
想法:一切以当下看到的利润为基准线。在当今市场,对小公司来说做悲观主义者比较乐观。
如果都是铁艺的支架,而东莞的在铁管的厚度和焊接的点位上有所增加质量。而你经常可以看到这个产品在使用中断裂的负面评论,那么,你还是最好选择东莞的产品。
想法:铁管厚度多少MM,使用什么焊接方式。江门/义乌产品加钱是否能优化。五金产品起订量不高,如果能深入到工艺,产品有更多可塑性。
质量的标准一旦定型,很难改变,江门做不了更好的,东莞也做不了更差的。
想法:看人。我也曾见过许多人在荒原上起舞。
对于产品开发来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平衡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想法:我认为产品开发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双重要求。
再次感谢楼主的分享,虽然在我的回复中有许多和您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并无恶意。你的观点我大部分都认同,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能让你看见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