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认证答主免费参与围观(限可公开的付费提问),在帖主选择中了答案后(即进入公示期),才可以参与围观回帖并参与回帖交流互动。即仍显示为“到期时间……”的是尚未进入公示期的,暂不能查看回帖内容。
2、 如果在悬赏结束后未及时看已围观的帖子内容,可以通过社区用户个人详情页列表中找到:点击右上角“个人头像”找到“围观记录”,此处有所有围观帖列表,点击进入后即可查看。
3、常规用户参与围观的基准费用,与有偿提问的金额大小、围观的先后次序、围观的人数有关:
(1) 提问奖金越高,则围观基准费用越高;
(2) 例如围观人数每增加5人,则围观基准费用增加0.5元。即越早参与围观,为围观支付的费用相对就越少。
4、围观费用10%支付给发起提问的帖主,40%纳入提问奖金并由被选中答案的答主共同分配,剩余费用纳入平台管理和维护费用。
5、优秀的提问质量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围观,以共同分摊付费发帖的费用支出。
6、私密悬赏帖(不公开悬赏答案的)目前仅限帖主、参与回帖互动的答主(在答案选择期前回帖的)、高活跃度威望值用户,在该帖进入公示期后可以查看该帖下的所有回帖。最佳答案选择期后参与回帖的无法查看该帖的所有回帖。私密悬赏帖结束30天以后,「知无不言」社区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推送。
7、现在您可以
立即申请知识会(答主)权限。
在支付围观费用前,请详细查看围观规则并了解潜在的问题。
1. 帖主为该提问支付了费用,此帖付费后方可围观查看。
2. 风险提示:围观费用一经支付即不可取消或退还,可能存在悬赏帖无标准答案或理想答案的情形。
3. 围观费用将分配给帖主10%,其余的围观费用将纳入奖励金额。所围观的问题答案将会在悬赏结束后显示。
是否继续围观?
24 个回复
CaiCan - wx:Hu_xibang
赞同来自: 跨境小白孙笑川258 、 SandraLee
在新品上架后一个月内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① 当新品上架第一个月运营岗位地首要工作就是:吸引流量,提升排名。
在新品上架的第一个月内会得到亚马逊新品期的流量扶持,大量的站内流量倾斜,把握好这一个月的引流期能让你的产品快速跑起来。
1) 第一周
以引流、提高新品的浏览量、点击量和转化率为主要目标。
通常会使用以下法:
a. 做折扣:设置Coupon及Promotion
b. 开cpc广告:开启自动广泛匹配,增大产品曝光,通过优化关键词提高产品在搜索页面出现频率;
广告跑了几天以后下载报表,关注展现量、点击量、转化率及ACOS数据,筛选出的关键词做手动广泛广告;通过调整预算和竞价产品卡位,不断通过报表数据进行优化。
c. Review测评
在产品上架的第一周内至少要安排一个带图片或视频的高质量Review,并通过点击helpful让该review显示到第一位。
d.Q&A
在做QA时,选品时统计的差评可以利用起来,针对差评进行提问,也可以针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然后使用自己的卖家账号或安排其他买家来回复,并把一些优质的问答顶到最前面。注意,操纵的留QA的时间和Review要分时段摊开上传,不要一下全都集中安排上去了。
e. Feedback
Feedback可以作为补单使用,同时还能维护店铺的评分,一举两得。
f.商品捆绑
品牌卖家可以用强势的产品来带动弱势的产品。如果你的某款产品卖的很好,完全可以在这款产品的listing页面上创建一个虚拟捆绑商品,将其他的产品作为捆绑商品放置上来,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弱势产品的销售。
g.listing优化
通过广告的数据报表,提取出较高曝光和高转化的核心词,优化到Listing的标题、五点、描述里面,后面的Review、QA也可以埋词进去。
h.站外推广
可通过站外deal、论坛、网站站长、红人、博主等渠道进行产品引流及推广。
2) 第二周
以继续引入产品流量、优化广告、提高转化率
a.积累Review
Review的维护需要持续跟进,这时可以选择在站外放折扣强化产品数据表现,另外还可以对上周出现的自然订单做催评,增加review数量。
b.优化广告
下载一周的广告报表,将第一周的CPC数据结合Listing调整优化和分析,此时可开启手动广泛匹配,将核心关键词放入广告数据中查看关键词的排名,前期预算尽量出高一些,让产品有曝光,还能跑到一些长尾词。
d.BD/LD的申请
经过两周的销售数据积累,后台有机会出现LD,如果出现了及时申请LD;BD需要通过招商经理申请,有招商经理且有资质的卖家一定要积极沟通申请,BD是推新品非常有效的利器。
e.添加Wishlist
有条件的卖家可以找服务商进行Add to Wishlist操作,当消费者觉得你这个东西不错,但是现在还不买,或许下次会买,就可以先添加到心愿单,以免下次买的时候找不到这个产品。一定数量的wishlist可以让你的产品出现在“Most Wished For”榜单,增加曝光量。
3)第三周和第四周
结合前两周的运营工作,加大站内站外促销力度,搭上销量增长的快车。同时持续增加Review和QA,持续投放站外Deals,持续调整优化CPC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