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职业生涯发展 所属圈子: 职业发展 聊天

这种奇葩面试方式老铁们遇到过吗?

发帖3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2星 回帖互动116次 历史交流热度2.86% 历史交流深度0%
最近原公司老板和合伙人瞎***整,把公司整倒闭了,2年亚马逊菜鸟有出来找工作。 到了一家龙岗公司亚马逊公司面试,遇到一个奇葩的事情和大家分享。 

进了公司后一切正常,人事小姐姐简单询问了过去工作情况和基本客套后,就和我说他们公司面试亚马逊运营和别的公司不太一样,就是直接把你要接手的店铺给你看,小姐姐特别说了你想研究多久都可以,研究完了你花一个小时做一个店铺运营计划,做好后直接和老板谈工资和待遇。
 
本人找工作经验确实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现实”的面试方式,想着来都来了,看就看吧。

小姐姐带我到了大厅找了一台电脑,开了威皮S登录了店铺,说就是这个店铺你先看,看完了在桌面做一个三个月的运营计划,做完了来找我。 
 
慌得一批,镇静下来,认真研究了一下店铺,每天30多单,都是一些从来没见过的产品。
售价十来美金,日均3,40单。库存5000多,链接有三页。
有品牌备案,看了下还参与了零度计划。
广告全关,毫无消耗。(估计是上个运营离职了后,就没再开过。)
转化率也都还行。

再看看前台,排名和关键词都深不见底,感觉慌得一笔。 

匆匆做了一个备货和广告,预算的方案,放到桌面。再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感觉工作氛围不错,几十个运营吵吵闹闹闹,谈论的都是产品和链接的问题。 

后面人事带我直接和老板去谈,聊了一些运营思路和目标,预算的问题,就说回去等通知吧,人事会联系你。 厚着脸皮问了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和待遇问题,老板大概说了一个范围 8-9K +3%毛利提成,年底双薪。
 
现在还没有答复是否通过。 老铁们,这种公司和面试方式你们觉得正常吗? 有没有类似遇到类似的情况?
已邀请:
怼楼上说套经验的观点。

是开怼,不客气了。

社区中大部分用户是销售运营端的人员,但凡说到求职面试过程中被问运营方法等等,普遍性的认为是套经验套打法等等,可不可以STOP不要这持这种没有基于事实的歪理了?!今天的亚马逊行业还有什么打法、运营过程是没有被公开的吗?还有什么是通过深层次交流、组织的深度学习掌握不到的吗?
 
我确信的确有一些企业套路求职者的情况,但是对于这类公司应该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在面试前对公司的背调、入职过程中对该公司的现场判断,都可以做功课的。最核心的是对于面试过程的面谈和测试内容的判断,例如心不在蔫的面试过程,拖沓的面试环节,不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表现等等……对于参与过的面试经历自己不用心、不去积累经验,被人套路可能还会有第二次。

对于一个用心的企业来说,面试过程中对员工的招聘录用,通俗的来说需要通过3个方面的考察:

一、匹配度:
 
求职人员掌握的经验水平和专业能力是否与所招聘的职务要求相匹配,即使无法完全匹配,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胜任这个工作?或者有多大可能经过培训胜任这个工作,按照求职者在面试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这个培训成本会不会不可预控?

面试时的表现方式:通常企业在这方面的进行的考察就会包括开放式的各种提问、测试,包括帖主说的运营计划。在我看来这是很普通的面试考察,是用于考核求职者对于招聘工作的匹配程度的,为啥要说成套路呢?在老帖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3326中,已有用户直接吐槽“恕我直言亚马逊需要"销售"吗?在我看来只是操作员。大家都是掏粪的就别互相鄙视了。亚马逊这东西,智力正常的人最多三个月就能掌握前台后台所有东西,半年到一年能巩固得不行,更不谈你那一年经验的面试者。当然我也知道一些大公司工作细分实在太细,细到每个人只能掌握一个环节的东西,写文案的写文案,做客服的做客服,开广告的开广告,这种实在是毁人不倦。……”

二、意愿度:
 
是指求职与招聘单位双方的意愿度,而不只是求职者的求职期望。对于求职者而言,这方面可以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就职环境、薪酬福利保健因素、通勤时间、节假日、公司配置的资源等等。而对于招聘单位而言,求职者的过往经历、面试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真实想法、未来职业规划等等,都会影响招聘者的意愿——例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不期望聘用到一个跳槽频繁的员工,也希望员工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压力——这是基于企业成长的社会竞争需要,有活力的企业的KPI绝对是弹性的、变动的,因为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部门和个人的KPI都是变动的。所以说通俗些,企业通常会喜欢皮实一些的员工。这个“意愿度”是双向过程,不是员工觉得OK就可以了,企业一样会挑。

三、融合性: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于个性的判定,情商环境如何,就是这个人好不好沟通,会不会自视过高?是否容易接受他人意见?是否有团队服从性……等等。没有哪个企业会喜欢一个浑身带刺、在工作中充满警惕以受害者思维防范一切的员工,也没有哪个企业喜欢太过于个性化的员工,哪怕你是少年天才李一男,在没有认清公司的经营发展压力时近乎失控的自我表现,一样也会被羞辱被反噬。

面试时不要人家问个啥、让你做个啥都说成人家套路你,你有你的择职标准,企业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只有在面试时充分进行考察和筛查,才有可能降低入职后的招聘失败成本。
 
欢迎怼我。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复

x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