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反向分析跟卖的不良商家的业务基础和前途发...
反向分析跟卖的不良商家的业务基础和前途发展
就一句话说,跟卖跟仿牌类似,仿牌几十年没解决,跟卖也不可能解决。跟卖比仿牌更严重的是,仿牌明确是非法的,而跟卖则看姐夫的心情。目前看来姐夫是个奸商,放纵跟卖降低平台的价格,收获好名声,逼迫卖家进行品牌备案,透明计划的增值服务,提高了平台逼格。
目前最常见的跟卖应该是erp跟卖,我觉得应该有某些第三方erp是黑白都混的。商品主要是阿里巴巴的中性产品。莆田系应该是自己开发的软件,自动抓取跟卖,只要图片一样就行,亚马逊只会认为你们是阿里巴巴的分销商。某些第三方SaaS 企业ERP可能偷取卖家数据,自行跟卖。
良心跟卖的价值取向是都是阿里巴巴拿货,你就赚个**钱,价格那么高,我跟你拼供应链,总有贪便宜的,buybox也是这样设计的。本质上只是价格竞争,阿里巴巴的厂家没有进行价格调控造成的。
不良跟卖就是借着你的好评,旺季的时候卖类似的便宜货,评价因为他的产品变差了就换listing跟;账号差了换账号。这样既有收入还没侵权关账号的风险。不客气的说就是寄生虫。
我算过一笔账,软件自动跟卖500个爆款,一个款一天10单,因为产品质量和货运时间不用考虑,一单至少5美金利润,一个月的纯利润是75万美金。付出的代价最多只是一个信誉良好的账号。他们不用在乎差评,账号差评就不要了,listing差评跟他们没关系。只要退款率保持在一定水准,没有库存压力,推广压力,收获的都是纯利润。
你有没有心动?
3 个回复
Teddy C。
赞同来自: Fan Persie
话说有的时候卖家也是过分了点,两个月前看pet grooming golves. 翻了三四十页,总共就三款手套, 全部都是各个不同角度来呈现同一款手套,做出来几千个李思婷,你说是不是抽风。 亚马逊规则本来就没严格执行,否则直接应该全部combine在一起做成3个listing简单直接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