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行业发展交流 所属圈子: 行业发展 聊天

从讨论双休的话题当中思考不同年代人的思维方式及社会现状

发帖6次 被置顶4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2星 回帖互动412次 历史交流热度10.62% 历史交流深度0%
大型跨境连续剧《双休》一个月内连更四集,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53644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53731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53827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54334
 
其实看完89年大哥的第一篇帖子我就想破防了,整篇帖子观念畸形,措辞紊乱,毫无逻辑,今天还出续集我是真的绷不住了。续集这篇帖子确实从文章排版以及语言组织上面都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是逻辑和思维还是没啥长进,也可能是大部分上一代人的通病(大可不必对号入座)。
 
首先,关于该不该双休这个论点就根本没有答案,适当讨论可以,过度讨论完全没必要。所以我想尝试从这个现象里面剖析出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可能会比较有价值,否则就跟杠精无异了,但是在这之前我还是想和89大哥对线一下。
 
1、能力和单双休没有必然联系,跟薪资有联系,单双休跟薪资有联系但不大。
2、朋友跟人合伙,通宵处理店铺问题。如果我是老板或者股东,我也会这么做,直接影响自身利益的事情称不上努力。
3、压力大是因为钱,确实有这一方面因素。但是单双休的薪资会差到哪里去呢,年轻人只不过是想多花点时间在兴趣爱好或者社交上,这也不算是不努力或者没能力吧。
4、至于众所周知的“不抱怨能力到了就跳槽”“呼吁大小周没有实质作用”等观点毫无意义和价值,只是用来凑帖子字数,并不会让你的观点或者论据更加充分。
 
至于让我破防的点,就是两篇帖子通篇都是“能力”和“努力”,结合最近自身的境遇,我觉得特别反感。入行也就一年,面试过的老板不算少,能力努力,画大饼谈理想似乎成了大部分80后小老板的通病,帮他赚个1W给你分个500还指望人家天天加班熬夜起来调广告调价格。既然老板都有花最少钱招最努力员工的“梦想”,那我们争取双休的正当权益都要受到你的抨击职责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方式,过去的鸡汤式教育已经不太适用于这一代人了。当代年轻人似乎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在朝九晚六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当然,我们也有经济、婚姻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就要将本应自我调配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确实,很多年轻人喜欢“躺平”,年纪轻轻生活方式却成了老年人,这只是一种劳逸结合走近生活的心态,并不是你们眼中的不努力,没能力。
 
能力,确实会因为人的思维的灵活性、学习能力的强弱以及工作态度而产生差异。但是89大哥提的努力,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作为亚马逊运营来说,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推广方法,将工作变得细致化应该算得上是努力,但是这些在工作时间内可以完成,并不是周六多上一天班就能让高级运营变成顶级运营。工作时间认真工作,业余时间享受生活。
 
我格局也比较小,剖析不出很深的东西,发帖纯粹是闲的。如果我作为89大哥,生活还算滋润,事业还算有成,有两个小孩人还努力,我就不会花这么多时间码字跟网友较真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在工作和家庭上面下点功夫,完善一下你努力的人设,说不定还能多一个顾家的标签,你说是吧?
 
合理争取劳动权益和维护自身利益已经是年轻人的就业现状了,老板欺负新人克扣员工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承受不了网友的抨击就不要在他们争取合法权益的时候出来当圣母。不管怎么说,大哥只是发表观点,本身没有恶意,还是建议大哥多投入家庭,跻身工作,你的键盘我来接,舞台交给年轻人。
 
已邀请:
      本人朋友圈两年前2019年五月旧文:对于996过去一段时间讨论激烈,为什么在这一时间点突然爆发出来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激烈竞争性行业中超常规工作时间排班制一直存在,只不过是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泡沫破灭,很多公司倒闭裁员,剩余公司裁员增效压力巨增,才导致了一直存在的这个996文化变本加厉。经济繁荣的时候,监管环境对员工好点,对资方压力大点。经济环境不好了,就共克时艰,对资方宽松点,让员工消化这种困局,不然企业办不下去,企业黄了,最后就业岗位更少。目前多数员工是有房贷杠杆的,还要考虑还款压力,换工作,导致资金链后续不确定,所以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996过程中资方的谈判筹码。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行业更新速度不停加速,比如以前手机两年一换代,接着1年一换,再到现在半年一换。跑的慢的公司逐步死亡,不管大小,诺基亚,金立,魅族,中华酷联,只有华为深耕技术活着,而且华为就是996著称的公司,小而美的公司锤子科技,老罗天天5点发北京的早晨的微博照片,在资本实力只有十亿规模的融资盘下,苦追5年,最后还是倒下了,在绝对规模实力(现在手机都是千亿规模了)的碾压下,市场连小而美都不允许存在了。
     BAT 这样的公司在国内,员工肯定是国内最顶尖的大脑了,即便是他们也是996,甚至比996更长的时间,除了国内竞争外,还要面临和美利坚硅谷的竞争,未来肯定是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即便川普说要加大关税壁垒,但是在绝对技术变革和全球分工的趋势不会改变。美国硅谷有一套完备的创投模式,让那些超级大脑比996更加疯狂的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参看美剧《硅谷》。当然这些公司是有配套的薪酬体系,工资奖金期权来匹配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的。
我个人的感想,我不希望上资方和员工之间是纯粹的毫无未来预期的基于短期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回报之间算计,这是基础,但是希望能工提升这个基础的内涵。个人感觉7字真言:钱多事少离家近,是我们和谐社会的目标愿景,资方劳方的共同目标,当然远期更合理的是不存在资方劳方的概念,应该是一个行业合伙人共同体的概念,华为为什么从初期就是全员持股,就是这个模式的惊人战斗力,所有互联网公司都用这个理念来加强劳方的远期共同目标意识。
怎么理解“钱多事少离家近”,先说第一点:钱多,合理的绩效制度的设计使得劳方能够拿到更多报酬,公司取得更大的业绩,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利益共通.
离家近,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研究机构表明上班通勤时间和离婚率之间都存在很强的的关系,通勤时间长,离婚率高。现在国家人口危机还鼓励二胎,不接送方便,天天996,鬼才有能力搞2胎。只有生活也便捷了,工作才能更有信心。
最后就是最核心的矛盾点就是怎么理解事少,事少就是更加高效的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达到更好的绩效业绩目标,这既靠个人努力锻炼基本功,也靠公司内部组织方式,流程设计的优化,也可以通过自动化,人工智能来优化。你的公司能够实现比追赶者高30%的产出效率,那么意味着你们理论上可以少工作30%的时间。但是前面说过即便最高效的BAT 都在996,那么你想想,你们就比较无奈了。当然在你的子行业中,比较偏门,BAT 等互联网巨头看不上,没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的大资本,你可以稍微轻松一些,等待别人来追赶,但是很不幸,这样的行业一般规模小,超额回报小。因为大环境是所有产业产能过剩,所有人都在疯狂的找寻销售出口,你会感到每年的竞争都在加剧,很不幸,这些滋润的行业并不存在。
体制内垄断行业在两会提一周三休,提这种方案的代表想一想的良心被狗吃了吗?什么叫国难当头,共克时艰?你们知道我们劳工和资方现在都在不断的被碾压和煎熬吗。积极省份的改革派领导的基层公共服务体制内的员工也在接收竞争加剧提高产出效率的一次变革,比如营业执照加快发放等,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地方财税竞争理论,国内政府间存在竞争,东北那地方死的还不够透,还要再死一死才可以唤醒更多人。甚至部分东北地方政府都觉醒了,要承接东南产业了。何况在这种情况下提共克时艰,也是在中华帝国复兴道路上跟美利坚之间的效率竞争。未来我们要面对外星人,谁将代表地球迎战,这个标杆旗帜不能旁落。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x 点击咨询